
许世友上将原为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,与粟裕麾下的叶飞、王必成、陶勇等人同列为纵队级司令员。在华野已取得的经典战役中,许世友参与较晚,没有参加过七战七捷,也没有赶上宿北和鲁南战役。从大兵团作战的经验上来说,许世友似乎还不如王必成、陶勇等人。
然而在“七月分兵”之后,许世友却如同平步青云一般,在短时间内连升两级,从普通的纵队司令员升格为兵团级的司令员。成为华野大军之中,许世友是第一个。那么许世友为何会连升两级?毛泽东和粟裕为何会如此考虑呢?而这就要从七月分兵来说起了。
一、七月分兵
孟良崮战役后,美制74师被全歼。虽然蒋介石暂时停止了对山东解放区的“重点进攻”,然而华野的局势却并没有好转。
为了打败华野,蒋介石不惜启用战犯冈村宁次为顾问,让他穿着国民党军的军服,在南京、徐州多次召开军事会议,检讨战局、研究对策。冈村宁次认为,华野作战飘忽不定、且有内线作战的优势,国军稍微一露头就可能被华野集中力量吃掉。因此冈村宁次为国民党统帅部量身制定了“并进不如重叠,分进不如合进,以三四个师重叠交互前进”的作战方针。
就这样,国民党集中9个整编师、22个旅,在莱芜至蒙阴不到50公里的正面摆成方阵,配合山地作战器材和炮兵,囤积物资,对山东解放区发动了新的攻势。针对敌人“密集平推、步步为营”的战术,华东野战军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。我军只要一出动,敌军就会向后收缩,待拉平阵线后再行突击。因此我军与国民党军周旋了很久,一直找不到歼敌的机会。而国民党军则步步为营,不断蚕食山东解放区。
华东战区不容乐观,其他战区也同样如此,其中尤其以毛主席所在陕北最为困难。为了挫败对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,毛泽东
